大清華傳媒 TCMC - TSINGHUA Culture Media
  • 大清華傳媒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監製
  • 投資
  • 版權經營
  • 南村劇場
  • 藝文劇焦
  • 文創商品

日劇有「月薪嬌妻」、韓劇有「鬼怪」,台灣還能再有下一個「花甲 」或「通靈少女」嗎?

8/21/2017

評論

 
圖片
圖片來源:公視FB粉絲團

六零年代,華視播出的《包青天》收視高達40%~50% ,創下驚人的收視率,一共播映350集,是當時台灣播映最多集數的連續劇,而後以瓊瑤小說改編的言情劇,以及鄉土劇、偶像劇,皆蔚為風潮。

2001年推出的《流星花園》,找年輕偶像作為演員,講述浪漫夢幻的愛情故事,此劇不僅在國內創造近兩億台幣的市場價值 ,還成功外銷日本、韓國以及東南亞。近年OTT(指「over-the-top」)網路的興起,觀眾不再只是守在電視機前追劇,有線電視收視狀況也不如以往,除了收視習慣的改變,每個時期的電視劇風潮也不同,但觀眾對優質電視劇的期待是不變的。

​
外國連續劇題材多元

近年OTT平台的崛起,為觀眾帶來了更多的選擇,許多題材多元的外國連續劇往往能抓住觀眾們的心。

美劇題材多元、觀眾可以選擇的類型包羅萬象,在imdb以9.4的高分排名第4名 的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(Game of throne)用中世紀為背景,描寫王權爭鬥,風格奇幻;同樣以9.1的高分名列前茅的《無間警探》(True Detective)則是從調查一樁離奇命案的過程,帶出兩位主角的背景故事;而Neflix自製的《紙牌屋》(House of Cards),述說政治背後鮮為人知的一面,劇情高潮迭起,讓觀眾大呼過癮;除了故事內容多元之外,美劇另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節奏明快,開播建立好口碑後,再相繼推出好幾季。

日韓劇深耕台灣市場行之有年,不論是1990年代的「哈日」到現在的「韓流」,日韓劇皆有眾多支持者,日劇對於情感的描寫手法細膩、題材貼近生活。

例如:《月薪嬌妻》改編日本漫畫《逃避雖可恥但有用》,用幽默的角度去探討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平等,也點出了許多的社會問題,讓人產生共鳴;而韓國以偶像明星助陣,加上大成本的製作,在愛情劇的框架中求新求變,像是《鬼怪》及《藍色海洋的傳說》都是愛情故事,但前者加入鬼神的要素,後者則是以女主角是美人魚作為故事,使得每部韓劇各有特色,成功維持住觀眾的新鮮感。

近年中國大陸的影劇產業也蓬勃發展,尤其古裝劇在台灣特別受歡迎,充滿歷史感的古裝劇是在台灣較少見到的題材,從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到《楚喬傳》,造型講究、角色形象鮮明,台詞引經據典,優雅富有弦外之音,對人性的刻劃生動,讓人不由得想要一看再看、細細品嘗。

​
台灣電視劇新氣象

台灣較常見的連續劇類型為鄉土劇及偶像劇。鄉土劇劇情多圍繞在家庭倫理、商場鬥爭、誇張的戲劇效果,每部鄉土劇的表現手法都大同小異。偶像劇的重心則在於男女主角間的情感,過去台劇也有嘗試著加入不同的設定,在愛情劇中加入不同的背景,雖然以愛情為主軸的劇情永不退流行,但愛情劇情往往在其它類型的劇中發揮更吸引人的效果。

台灣近期也注意到了題材多樣性所帶來的吸引力,由王小隸導演領軍的《植劇場》宣布推出四種不同類型的電視劇,包含了「愛情成長」、「驚悚推理」、「靈異恐怖」以及「原著改編」。

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改編自原著小說《花甲男孩》,全劇七集在愛奇藝影音平台上,累積了722萬次的總播放量 ,其先前推出的《荼蘼》、《天黑請閉眼》等電視劇,加入了Netflix網路串流影音平台,即將在全球播送,為台灣類型劇增添不少話題;近期討論度很高的《通靈少女》,也是跳脫以往題材的電視劇之一,是台灣首次跟HBO一起合製的電視劇,以真人真事改編為劇本,描述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少女的成長故事;公視播出的《麻醉風暴》,利用麻醉師的醫療糾紛帶出醫療體系的黑暗面,加入了許多值得令人省思的議題,是台灣近期少見的醫療題材電視劇,播出後累積的好口碑在網路上也持續發酵,《麻醉風暴2》的預告片,釋出至今已累積65萬人次點閱 ,顯現出觀眾們的高度期待。

圖片
《麻醉風暴》利用麻醉師的醫療糾紛帶出醫療體系的黑暗面,是台灣近期少見的醫療題材電視劇,《麻醉風暴2》將於9/9日公視首播。
圖片來源:《公視-麻醉風暴》FB粉絲團

​台灣的電視劇從風格本同末異,到近年積極推動多元類型劇,藉由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、《通靈少女》以及《麻醉風暴》大受歡迎的例子中可以看出,跳脫過去電視劇的發展模式,多元題材不僅能開創新的收視觀眾,也能經由與OTT平台業者合作,帶來更多的收益。

台灣是否還能再有更多的「花甲 」或「通靈少女」,藉由多元題材之力打開新通路,開創更多新機會,使優質的電視劇不再叫好不叫座,透過全球收視平台走出台灣,讓更多的人看到台灣電視劇發光發熱。
評論

    文化娛樂新視野

    全部
    投資
    版權經營
    產業訊息
    舞台劇
    電視劇
    音樂劇


    精選劇焦

    PLAYground 南村劇場·青鳥·有.設計-老眷村裡的表演藝術實驗基地盛大開張!

    優質多元的創意內容是影視藝文產業發展成功的關鍵

    「音樂劇」是否會成為台灣表演市場下一個火熱的關鍵字呢?

    日劇有「月薪嬌妻」、韓劇有「鬼怪」,台灣還能再有下一個「花甲 」或「通靈少女」嗎?

    精準計算數字,把握百老匯投資與報酬的秘訣

    翻轉IP,轉出舞台劇新視界

    關於大清華傳媒 ​

    大清華傳媒是由一群台灣清華企業家發起的文化傳媒公司,致力於集結資金與通路方,創建合作平台,使人才與製作方更有力道創作出好的作品,扮演著串連文化產業生態的角色。並希望透過集結大家的力量,一起讓台灣的文創有自己的舞台,延伸到全世界發光。

    ​了解更多...


    RSS 訂閱

圖片
大清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
TSINGHUA Culture Media Corp.​
106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2段200巷16號3樓
TEL : +886-2-2738-3808        FAX : +886-2-2738-3839
Email : tcmc@gtcmc.com.tw

監製  |  投資  |  版權經營  |  南村劇場

Copyright © 2020 大清華傳媒. ​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大清華傳媒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監製
  • 投資
  • 版權經營
  • 南村劇場
  • 藝文劇焦
  • 文創商品